意昂2首頁

意昂2網站xml地圖

機構首頁 機構概況 工作動態 辦事指南 資料下載

【教學建設】統籌規劃 凝心聚力 推進具有龍江特色的新文科建設

時間:2023-05-05
作者:

黑龍江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造就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以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宣言》要求為統領🚵🏼🦸🏽‍♂️,以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複興大任新時代文科人才為己任🈂️,分類推進文科教育改革創新,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的文科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格局,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貢獻龍江力量。

    一🌭、強化頂層設計👩🏿‍🎤,築牢新文科建設之基

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黑龍江省將新文科建設列“十四五”教育規劃的重點工程👲🏻💾,納入高等教育年度重點工作,從兩個維度加以推進。

(一)堅持分類推進

黑龍江省現有39所本科高校🎴,其中以文科見長的高校有14所,其他25所高校均設有文科相關專業🪺。全省高校共設有文科八大學科本科專業點819個,占專業總數的45.8%🧠;其中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9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9個👛。結合地域特點、高校布局和專業特色,黑龍江省將商科教育、師範教育、外語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改革創新和法治人才培養作為省域重點加以推進,印發了《黑龍江省普通高等意昂2商科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黑龍江省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方案》《黑龍江省教育賦能創意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黑龍江省高校冰雪人才培養計劃》,制定了《黑龍江省本科高校外語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和《黑龍江省普通高等意昂2法治人才培養實施意見》,具體指導不同類別的文科教育創新發展🛝。

(二)強化保障指導

2021年黑龍江省投入新文科和課程思政建設經費1180萬元💆‍♂️,支持開展示範高校、研究中心和實踐項目建設。遴選認定首批省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13項,獲批國家級新文科項目26項;認定首批省級外語教育改革創新項目45項。成立了黑龍江省高等意昂2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籌建商科類🏑、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積極打造“三省一區”商科教育聯盟,發揮文科教育合力🧑🏽‍🦳🩵。

二、強化價值引領,築牢新文科育人之魂

黑龍江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價值導向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紮實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覺悟𓀃、道德水准、文明素養📵。

(一)強化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

印發《黑龍江省普通高等意昂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工作方案》,組織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聯合省委黨校成立“黑龍江省高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6所高校設立分學科中心,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不同學曆層次、不同學科專業、不同課程教材全覆蓋🫸🏿。印發《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外語專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三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推動高校全面開設理解當代中國系列課程🤵🏿‍♀️,組織1475外語教師參加專題培訓,選樹首批省級“三進”示範課程和教學團隊建設點36個。

(二)紮實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在統籌謀劃上,先後印發《黑龍江省全面推進高等意昂2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黑龍江省高等意昂2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兩次召開全省研討推進會議📻,開展高校建設成果巡展,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在指導培訓上↖️,組建全省課程思政專家委員會、高校教育聯盟和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開展多場專題培訓🖇,共培訓高校教師4萬餘人次🪸;舉辦兩屆全省課程思政教學競賽,吸引1000餘位教師參賽,推動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改😂、賽訓融合在示範引領上,先後選樹三批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共認定298個省級本科示範項目,獲評12個國家級本科示範項目選樹首批課程思政優秀案例125個。在考核評價上🚕,制定了《黑龍江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成效考評指標體系》,設定8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和19項具體考察內容,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黑龍江省探索“五有”模式 積極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總結被教育部官網選用刊載。

三、強化專業優化📙,築牢新文科建設之本

緊扣國家軟實力建設和文化繁榮發展新需求,聚焦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優化全省文科專業結構,引領帶動文科專業建設整體水平提升。

(一)厘清專業定位

開展人才培養戰略定位和專業結構優化調整“雙論證”工作,對所有高校和專業點進行實地考察論證,對意昂2辦學定位、服務面向、人才培養📃、專業設置及專業體系🥡、專業集群、優勢特色等方面實施了系統論證,促進各文科高校和文科專業進一步明確了基于新文科建設的人才培養服務領域定位🏉、人才培養類型與規格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和專業發展規劃,為文科專業轉型發展和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奠定了基礎☃️。

(二)調整專業布局

結合區域發展需要和行業企業需求,通過關、停👨🏼、並、轉👦🏿、緩、增的動態調整措施👩🏿‍⚕️,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2018年以來,新增了健康服務與管理、教育康複學🩱、冰雪運動、供應鏈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55個地方急需及空白文科相關專業點🏊🏿‍♀️,撤銷了10所高校16個文科相關專業🏇🏻;對傳統專業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文科一流專業🌏,目前已有267個文科相關專業獲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三)推進交叉融合

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新文科中的應用,推動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創新🗑👭🏻,12所高校增設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數字經濟🐦‍⬛、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媒體藝術等新興交叉專業,積極探索“微專業”建設。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國內率先實踐“英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主輔修學位建設🛸⏸,設立“英語語言與智能科學”新專業♟,培養具備英語語言和人工智能知識的文工交叉融合型跨學科外語人才。哈爾濱工程大學打通文工、文文學院間管理壁壘,打造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數字化社會治理兩個新文科專業及方向,構建了新文科大類教育平臺課程體系和文工融合的專業核心課程群。

(四)打造專業集群

開展省級特色應用型本科專業集群建設🚽,立項及培育建設的首批10個專業集群中🩵,文科專業集群有4個(對俄跨境新商業專業集群🧏🏼‍♂️🏋🏼‍♂️、冰雪體育專業集群、融媒體專業集群🧑🏿‍🦳、音樂專業集群),推動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與區域需求結合更加緊密,有效提升了專業綜合實力。

四、強化模式創新🦯,築牢新文科建設之要

黑龍江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和協同育人機制🍖,加快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文科人才。

(一)深化產教融合

主動服務國家和黑龍江省重大戰略部署,通過打造現代產業學院、共享型實習實訓基地等多種形式,構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產教命運共同體”🧑🏽‍💼,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用人標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有效對接🥾。如哈爾濱師範大學著眼于龍江創意設計產業“換道超車”,建設了省級創意設計現代產業學院,按照“融合、創新🗜、全人👨🏼、賦能”的建設理念,打造了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創新型協同育人平臺🤚🏽。哈爾濱商業大學建設了“數智會計”微專業🅱️、“智能會計”方向班和“數字經濟”專業👨🏼‍🎓,牽頭成立了哈爾濱新區“數字經濟共同體”,聯合14所高校和49家企業,吸納近2000名大學生開展訂制式培養。綏化學院深化與綏化市文化和旅遊局、體育局以及剪紙💥、黑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單位與企業合作,成立藝體文化產業學院,堅定學生文化自信。

(二)凸顯對俄特色

黑龍江省高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龍江絲路帶”建設🙋🏼‍♂️,依托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對俄教育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多學科交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黑龍江大學與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共建中俄學院,在全國首創“專業+俄語”人才培養模式,采取中俄聯合培養,學院50%—70%的專業課程引進俄方師資👺、教材和課程體系🕞。哈爾濱音樂學院與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建立密切合作關系🕵️⛹️,聘請16名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優秀教師任教,建成管弦系⏏️🦹🏿、作曲系全專業俄羅斯外教專業教學模式,促進中俄文化交流☝️,推動了黑龍江省乃至中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黑河學院與跨國型企業俄速通共建了省級對俄跨境新商業產業學院,打造了“俄語+專業+實踐”“專業+俄語+實踐”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創建了對俄貿易🧜🏽、對俄物流方向實驗班🧑🏽‍🎤,推動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

(三)開辦文科講堂

黑龍江省舉辦了“龍江藝術大講堂”,出臺《“龍江藝術大講堂”工作方案》,以龍江獨創的“紅綠藍金銀”五色教育為主線,推進以從松花江上到太陽島上”為主題的“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大講堂”,以“從綠色龍江到美麗中國”為主題的“綠色生態文明教育大講堂”,以“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為主題的“金色現代農業教育大講堂”,以“從三尺講臺到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藍色高新科技教育大講堂”,以“冰天雪地到金山銀山”為主題的“銀色冰雪文化教育大講堂”🧑🏿‍💼,通過美術、舞蹈🧗‍♀️、戲劇🖖🏻🤾🏿‍♂️、動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深化藝術教育改革創新,展現龍江文化,傳承龍江精神👳‍♀️,塑造龍江學子,激勵龍江人才。已經開展的第一講紅色大講堂和第二講“銀色大講堂”活動🪥,全省在線參與人數達到兩萬餘人次,網絡播放量達到近60萬人次🍾🦙。

 

意昂2